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研究老年住宅,发现社会各界普遍担忧的是中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和空窠家庭。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约为1.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4亿人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31%。虽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差较远。但由于中国是从传统大家庭步入空窠居住形态,从心理承受上很难适应。另外,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特别是退休后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社会养老和医疗等福利也只是低水平的基本保障,因此,中国进入老年社会后,与发达国家相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未富先老,即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还无法实现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

女儿看我查老年住宅资料,给我推荐了一本正在热销的《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看了全书,深受启发,塔莎奶奶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丰富多彩自给自足的老年生活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书中老人家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那些离家独立并表示不想再与父母同住的孩子们感到落寞的母亲们呀,请试着环顾你的周围吧。只要想做就能完成并且充满乐趣的事物,真的是比比皆是呢”。是啊,空窠并不可怕,关键是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从退休后仍然有几十年的时光,甚至可以说人生将近一半的时光是在退休后。因此,如何安排好老年生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实,欧美国家早就进入空窠家庭了,因为孩子一般长到18岁就离开父母出去闯荡了。我在美国访学时,纽约州立大学一个系主任的儿子,上的大学跟母亲任教是在同一个学校,本可以天天和妈妈同时上学放学,得到母亲无微不致的照顾。但事实上,这个儿子在18岁生日那天就出去租房住了,靠自己打工交房租和学费。母亲说,一年中只有一次去参加一个老朋友孩子的婚礼,才在别人的婚礼上见过儿子一面。欧美国家的老年人大部分都是自己居住,很少有像中国这样几世同堂的。但由于社会福利好,老年生活丰富多彩,大多数老年人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有很多还在继续发挥着余热。比如,很多老年人在教堂、在社区担任志愿者,有些还在慈善基金会帮忙,有些还成立了专门帮助国际学生学者的志愿者组织,帮助外国人了解本国风土人情,学习语言,组织活动等。

在中国,老年人在孩子离家后还是以居住在原先的住房为主,形影孤单,没有良好的社区氛围。目前,低端养老院大部分层次较低,地点偏,配套不全,而高端养老院则供需矛盾突出,供不应求,但总体上由于投入大,配套要求齐全,老年人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并没有引起投资者和开发商的足够兴趣。中国进入老年社会后,虽然老年人口比例不算太高,但绝对额较大。量大面广的老年住宅需求,不应完全由市场来解决。国家应尽快制定发展老年住宅的配套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更多更好的、适合老年人生活的、配套齐全完善的居住区。

什么样的老年住宅才是适合的呢?

在我写此文时,女儿说,你应该跟外婆聊聊再写这个主题。我说,那你先说说你眼中的老年住宅应该什么样吧。女儿想了想说:一是房间不用太多,老年人不需要那么大空间,也可以少走些路,打扫卫生负担轻。但最好有一间给儿女备用房间,当老人生病时,孩子可以住在父母家里照顾老人;二是房价不能太高,因为大部分老年人都没多少钱,靠退休金生活买不起贵的房子;三是房间里的警报要更响一些,因为老年人耳朵不好。我鼓励说,你快成为住宅专家了,再接着说,她受到鼓励,边想边说:四是楼不能太高,老年人住的离地距离太远,容易产生不安全感,睡不好觉;五是阳台要大一些,最好有前后花园,至少可以种种花草;六是小区要有健身场所,老年人最注意锻炼身体了;七是小区附近要有超市,老年人没有车,买东西要方便;八是公交出行要方便,否则,老年人总不能出去玩就会觉得无聊;九是小区要有医务室,像我们学校的,有小毛病可以就近看病;十是小区要有保安,保护老年人安全。有安全感,才会安度晚年;十一,要有老年人活动站,像我姥姥这样的,喜欢热闹,如教老年人唱歌跳舞,做手工,每天固定时间组织锻炼活动等;;十二,小区物业人员或保安要及时帮老人拿东西,因为老人拿不动重物;十三,最好有物业人员或志愿者定期为老年人打扫房间,当然像我姥姥那样的现在还不需要,但再老了可能就干不动了。我说,你先等等,我要把你说的记录下来,你说的太好了。我整理完后说,十三条了,你再想两条凑十五条吧。女儿接着又说了一大堆,我归纳为:十四,社会要给老年人组织免费娱乐活动,因为老年人不舍得花钱,比如看电影看戏等;十五,.社区会所要有理财培训,提高老年人的资产价值,免得老年人容易受外人的欺骗上当。.这就是一个初二学生眼中的老年住宅。这十五条标准,足以概括老年住宅应有的所有需求。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老年人都住在这样的小区里,身心都得到极大地满足,还有什么可担忧呢?

从女儿所列的十五条标准来看,很多并不属于老年住宅开发商的责任和义务,而是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和配套支持力度,比如老年住宅也是一种准公共住宅,应享有相应的住房保障优惠政策;低容积率的老年住区,如果按公开市场拍卖土地,很难建设低密度的老年住区,也需要特殊扶持政策优惠获得土地开发权;至于商业配套、公交站点设立、老年活动站配套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直接投资或间接扶持开发商配套建设。

如果我们未来的老年人都能在这样的小区里安度晚年,老龄社会、空窠化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但愿中国的老年人也都能像塔莎奶奶一样,过着充实、宁静而又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这就需要行动,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实施切实可行的老年住宅建设与产业发展政策,这些已经迫在眉睫。

话题:



0

推荐

文林峰

文林峰

19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主要从事住宅与房地产业研究领域,特别在产业政策、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市场分析、住房保障以及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方面成果丰富。主持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部级重大课题研究. 著有《住房公共政策》、《中国人居评价指标研究》、《中国住房发展报告》、《物业管理面面观》、《房改政策知多少》、《二手房交易》、《百姓购房365问》、《最新城市房屋拆迁指南》(合著)、《说房改话买房》(合著)等多部著作。累积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

文章